新闻动态
联系人:李也杨
手机:13576049731
座机:0791-83847816
地址: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山路99号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 梓山潭头看振兴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芝麻开花节节高 今后日子会更好
“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于都红色走读实践队
赴江西赣州梓山镇潭头村
开展乡村调研活动
江西省于都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于都也是万里长征之源,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已有700多年历史的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是有名的红军村,当年有近2000人参加红军。过去潭头村的穷是远近闻名的:“梓山潭头,吃苦两头。晴三天,挑烂肩头;雨三天,水进灶头。”近年来乘着苏区振兴东风,村里大力发展产业,着力改善环境,在山水之间逐梦“绿富美”,摇身变成生态村。2022年7月4日,江西水利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红色走读实践队队员们沿习总书记的足迹,来到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在队员们的深入考察下,真切体会到潭头村经济与文化的双向发展以及于都人民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朴实本质。
实现新“硒”望
队员们首先来到了于都硒博馆。在馆内,工作人员对当地所种植的富硒农副产品进行了集中展示,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硒科普”、“硒分布”、“硒产品”、“硒科技”、“于都‘硒’望”及“硒之延伸”。馆内是以梓山镇潭头社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把全县天然富硒农副产品进行集中展示,馆内展现了近三年来于都富硒产业的发展,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的殷殷嘱托。同时馆内还记录着当地富硒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于都人民所创造的光辉成就。队员们在硒博馆里认真参观,对当地富硒产业有了切身体会,深刻感悟于都人民始终在实现新“硒”望的道路上不断奋进的感人历程。
展望新未来
队员们参观硒博馆之后,深入富硒产业基地,向当地村民了解富硒产业发展现状。在产业园中,队员们沿习总书记路线来到“330”大棚。大棚内的丝瓜、苦瓜等各类蔬菜茂盛鲜嫩,也印证着富硒农产品的独特之处。同时,村民们热情地向队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以及对种植该产品以来生活上的变化,使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富硒产业发展的无限魅力。“只要跟着共产党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好日子还在后头呢!”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万亩富硒蔬菜产业园参观调研时动情地说。
人民幸福生活
随后队员们在潭头村实地走访调研,对当地村民关于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主要收入来源和乡村扶持政策的进行了解。漫步在潭头村,一排排现代化标准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翠绿色的丝瓜挂满藤蔓。村间小路绿树成荫,清渠净水汇入一方方池塘,白粉墙上一幅幅吉祥喜庆的民间彩绘格外引人注目。许多村民向实践队员们叙述了近年来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所带给他们的变化,例如村民们利用网络宣传,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乡村经济得到极大的飞跃;村民们还会通过自媒体,电商平台等数字化方式来销售他们所种植的农作物。在数字经济政策不断推行发展下,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幸福指数也不断上涨。
追溯红色记忆
在行程的最后,实践队员们拜访了孙观发爷爷。孙观发爷爷曾经是是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贫困户,也是一名红军烈士后代、退伍军人。在采访期间,孙老热情地讲述了习总书记的一字一句,带领队员们追溯红色记忆,深切表达了对党中央心系百姓生活、关怀百姓发展的感激之情。通过孙老的真情讲述,队员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肩上的使命担当,也更加坚定了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决心。在孙观发爷爷的家门口,实践队员们还看到了一面红旗雕塑上的几个大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019年5月20日,正是在这面红旗下,潭头村的老百姓聚在一起,向总书记分享他们的幸福生活。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
我们奋勇争先、坚定前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要
不忘来时路,阔步新征程!
七月盛夏里
探访长征集结出发地
感悟初心 肩负使命
新时代,再出发!
未完待续
Copyright 2014 @ 团委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制作:云端科技
地址: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山路99号 邮编:330013 电话:0791-83847816 传真:0791-83847878 赣ICP备060007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