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人:李也杨
手机:13576049731
座机:0791-83847816
地址: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山路99号
三下乡|汲取红色精神力量 感悟青年使命担当
暑期三下乡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重走红军路,梦寻井冈山。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院团委组织青年学生前往井冈山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为了更好地学习和了解井冈山的历史,切实引导我院学生深刻了解井冈山精神,6月28日江西水利职业学院井冈山红色研学考察队继续深入学习井冈山精神。
依靠群众求胜利
进入黄洋界红军哨口遗址,映入眼帘的是井冈山云海松涛的壮观景象,由于黄洋界地势高,山下的风景在观景台尽收眼底。登上由147级石阶构成的好汉坡,队员们一行人来到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碑上刻着朱德同志的题字: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其背面刻着毛泽东同志的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碑正对面的横碑正面刻着毛泽东同志为赞扬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而写的词《西江月·井冈山》,背面是朱德的题字“黄洋界”三个大字。昔日的战火硝烟于岁月流逝中淡去,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在历史长河里与日月同辉。它所展现出来的军民团结一心、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永远篆刻在世人心中,并将永世传扬。
队员们沿路参观黄洋界哨口、炮台,近距离感受黄洋界在作战时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重走当年毛泽东、朱德同志领带井冈山军民从宁冈大陇等地挑粮上山时走过的小路,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高风亮节。
实事求是闯新路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队员们来到的是八角楼毛泽东旧居。在这里队员们参观了贺子珍展、袁文才生平陈列、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红四军军需处旧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些旧址见证了革命的历程,记录着光辉的历史岁月。“木雕、黑砚台、铁盏青灯亮,伟人伏案指引革命方向,一段流芳的光辉思想像太阳闪烁万丈光芒。”当年,在八角楼一盏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紧接着,队员们来到了龙江书院、会师广场。龙江书院是由原宁冈、酃县、茶陵三县的客籍绅民捐款集资修建的,是当年三县客籍人的最高学府。井冈山斗争时期,工农革命军第一期军官教导队在龙江书院开办;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和朱德在书院首次会见,两支部队的主要领导干部登上文星阁亲切会谈,由此龙江书院被誉称为“我军军政院校的摇篮”和“朱毛会师圣地”。旧址是连接古今的桥梁,队员们端坐在明道堂内,追寻历史的足迹。纵使时光流转,亦不能抹去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奋斗过的痕迹。
追寻历史足迹,弘扬井冈山精神
休整过后,队员们到达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依山而建,外观宏伟大气、气势磅礴,是我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由毛主席亲自审阅陈列大纲,朱德委员长题写馆名。现在的新馆于2005年9月29日动工建设,2007年10月27日竣工开馆,生动再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践行红色之路、思想洗礼之行和文化熏陶之旅。重走红色路线、重温革命历史等活动的开展,照亮了水利学子前行之路。“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赤卫队员打游击
配合红军勇杀敌
一心跟着共产党
坚决革命最积极
Copyright 2014 @ 团委 All Right Reserved 网站制作:云端科技
地址: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山路99号 邮编:330013 电话:0791-83847816 传真:0791-83847878 赣ICP备06000764号